【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】潮涌巨变新钢城——改革开放四十年,舞钢市阔步迈向农业发展新征程

2018-12-5 20:08:07      点击:
0

  40年春风化雨,40年砥砺奋进。改革开放40年来,舞钢市农业变化速度之快、变化程度之深、变化范围之广前所未有,从“包产到户”解决温饱,到真正让农民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,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土地集约化经营,每一项举措无不标志着新时代农业改革逐步向纵深推进。

  标准农业——点亮现代农业之光

  我们走进枣林镇,不时能看到道路两边竖立着公示牌——舞钢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。在洪建村,来自周口的土地流转大户张善良指着自己承包的土地,自豪地说:“这里就是咱农业光明的未来。”

  “以前不少人来村里看,都觉得俺村土地平整、一马平川,地应该很好种,可是基础条件太差,不挣钱。”曾几何时,枣林镇不少村组因为田间基础设施太差,很难吸引承包商的目光,放着一片大好的土地包不出去,村里人只能跟着心疼。

  2014年,我市启动了农业综合开发69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,共涉及枣林镇栗林铺、喜庄、许庄、王楼、袁庄、韦庄等6个行政村。项目区新打机井59眼,机井达到每60亩地一眼井,开挖疏浚渠道14.2公里,埋设管道20.31公里,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。

  2015年,1万亩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再次落户枣林镇,涉及安寨、直李、洪建、吕店等9个行政村。张善良回忆,到了当年底,洪建村新修了20多眼机井,还把以前的老机井进行了翻新,每70亩地就可以有一眼井用于浇地;道路直接修到地头,方便大型机械进出;科学的化肥配方,再加上无人机施肥的推广,亩产量也节节攀升。2017年夏天,张善良种的300亩小麦,平均亩产1100斤以上。无论是收粮还是买粮,工程机械都可直接开进地里,大大节省了人工费用。

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让土地产生了实效,完善了农田基础设施,也推动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。张善良深有感触地说,现在机械化可以取代大量的人工工作,种植效益明显提升,土地流转前景十分广阔。

  生态农业——打造现代农业新格局

  作为年出栏生猪规模万头的企业,枣林镇枫帆养殖专业合作社对环境的影响让人头疼,废渣、废液、废气受到周边群众的恶评。随着这些年环保措施越来越严格,猪场作为污染大户自然是首当其冲。

  “规模化养殖带来的问题不可回避,关键是怎么下力气解决。” 枫帆养殖合作社负责人介绍,为了变废为宝,合作社在市农业部门的指导下配套建设了沼气、有氧发酵、沼气发电、有机肥加工等设施,完善干清粪、固液分离等现代农业科技设备工艺,全面提升畜禽排泄物与农作物秸秆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,为就地利用沼液沼渣等有机肥改造建设生态农田、生态林地,发展大棚种植、高效种植、生态林果等创造条件。

  不仅仅是枫帆养殖合作社一家,如今生态农业已经在我市遍地开花。矿建街道东超养殖园投资建设的1000立方沼气项目惠及周边群众。铁山街道恒超养殖场投资100多万元,建设干湿分离、雨雾分离等粪便处理设备,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;增添了近万立方的污水沉淀池和沼气等环保设备,实现了养殖废水废弃物自行处理;厂里还租了几百亩土地,种植经济作物,搞起了多样化经营……

  据统计,全市在规模畜牧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17处,应用生态循环技术的养殖小区(场)达45个;全市建成标准化养殖园区79个,万头规模养猪场10个,万只规模养鸡场18个,500头以上养牛场和千只以上养羊场26个,实现了农业种植、养殖发展规模化,形成了农牧一体、林牧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。

  科技农业——为现代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

  驻马店商人张惠彬做的是向各大卖场供应农产品的生意,特别讲究产品的卖相。而在尹集镇尹集村包地的樊书荣,种植的恰恰是最没卖相的产品——红薯。

  可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的是,张惠彬每天都要招呼着他的半挂车,早上5点、下午5点准时来到樊书荣这里拉货,一天少说也要拉走2万斤。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樊书荣有办法给他的红薯“做美容”。

  “现在种地如果还想着像以前一样,随便刨个坑,插个秧就觉得万事大吉,那这样早就给赔死了。” 樊书荣说,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现代农业早已和科技密不可分。以红薯为例,种植户可以通过调整施肥的微量元素,来控制红薯的长势和结果的多少。尽管在地里不能像实验室那样精确,但成果依然是很明显,经过配方施肥后整体可控、大小均匀。樊书荣介绍,这就相当于在地下给红薯悄悄整了形,品相好了产品便容易打进高端市场。

  在樊书荣等土地流转大户琢磨着占领高端市场的同时,我市农业技术普及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。为广大农村,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带去科技之光。

 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人才扶贫新路子,在全市优选拔尖人才、农林水牧专家以及技术精、能力强的乡土人才19名,组建了农业科技服务团。在帮扶过程中,农业科技服务团成员结合自身的专长、特点,对科技扶贫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。截至今年8月,农业科技服务团共计服务群众1.34万余人次,开展科技会诊186次,先后解决农业生产疑难技术156项,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65项、致富项目65个,实施免费农林农药防治面积2300余亩,接待群众科技咨询3.5万余人次。

  在如今的农田里,无人机进行统防统治、收割机进行机械化收获、打包机进行秸秆打包;在农企的实验室里,高校毕业生们拿着烧杯精准地配比各种化肥,调整农产品的品相;奔波在乡间的农科技术人员亲身示范,解决着基层一个又一个增产难题;销售人员在网上解答客户的一个又一个疑问,打包好的商品则一批接一批地发往全国各地……伴随着农业规模化发展,舞钢市农业已经阔步迈向机械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的道路。

  (文 刘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