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村为家 深情耕耘——记舞钢市尚店镇王庄村驻村第一书记赵晓明

2019-4-18 9:53:14      点击:
0
   干净的茶几上,只放着一碗一筷;床头柜上,整齐地码着待整理的资料。“一个月有两天的‘探亲假’,我需要倒几次车去洛阳看妻子。其余时间吃、住、工作都在村里,这里就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家了。”3月20日,在舞钢市尚店镇王庄村村室的一间屋子里,34岁的驻村第一书记赵晓明满含深情地向记者介绍。  
    2017年6月,赵晓明由舞钢市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被派驻到王庄村任第一书记。虽然对新的岗位充满期待和热情,可一个“85后”小伙子骤然间去面对148户545人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时,也让他着实感觉到了“压力山大”。 
    赵晓明先是从思想上做好了“脱层皮”的准备。然而,第一次入村,稍显“稚嫩”的赵晓明似乎不怎么受村民待见:“家在舞阳,老婆在洛阳,这个小年轻儿哪能吃得了这苦?看吧,干不了多久就该跑了。”面对村民的质疑,带着使命入村的赵晓明,心里憋着一股遇事不服输的劲头: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、说服别人。 
    村民张超(化名)患有尿毒症,平均每月要到医院做13次透析。高昂的治疗费用再加上年仅4岁的孩子,让这个家庭生活特别困难。赵晓明了解情况后,及时帮张超落实了医保报销政策,为他们一家3口申请办理了低保,还把他的妻子安排到村里的公益岗位,缓解了沉重的家庭负担。“赵书记来的时间虽说不长,却解决了俺家的大难题,他就是俺家的大恩人。”张超的妻子感激地说。 
    驻村两年多来,赵晓明的“民情日记”写满了厚厚好几本,日记内每一页都记录着村情点滴和走访中征求到的工作意见、建议。而时常东奔西跑、风吹日晒,也让这个曾经的“小鲜肉”变得越来越“接地气”,而看到村子一天天的变化,曾经在背后质疑的村民也改变了看法:现在像这样的年轻后生真不能小瞧了,确确实实是给我们派来了一个有担当的好干部。
    村民王广军家中有两位年迈的老人,大儿子先天性聋哑,生活拮据。赵晓明走访后了解到他家的情况,考虑到王广军要照顾老人和大儿子,无法外出打工,就动员他发展养殖业。在赵晓明的帮助下,王广军还申请到了小额贷款5万元,养了1000多只鹅。“刚开始,俺不懂技术怕养不好。晓明就经常请畜牧专家周璞来给俺指导。俺现在一年养两茬鹅,每茬养1000多只,去年收入达到了15万元,算是彻底脱贫了!”提起赵晓明的帮助,王广军赞不绝口。 
    与王广军的家庭情况一样,村民张新岭原本在一家建筑工地打工,因为一场事故失去了左腿,从此灰心丧气整天窝在家里。赵晓明到他家走访,动员他去村里的扶贫车间上班,“咱村里的服装扶贫车间适合你,你用右腿去踩缝纫机一点事儿都没有”。经过多次鼓励动员,张新岭重塑起了信心,张新岭去扶贫车间一试,一个月拿到近2000元的工资。他激动之情无以言表。  
    “目前,村里有20多名贫困群众在扶贫车间工作,月薪1500到2000元;还有20多户去了附近的丰瑞生态园工作。新的一年,我想在种植、养殖业方面再找些项目,让一些体弱多病的贫困群众也能有好项目。”面对当前仅剩的34户65人贫困群众,赵晓明精细地盘算着自己的帮扶台账,“王庄村既然成了我的家了,就应该想尽办法把这份‘家业’经营好”。  
    (文 王宇)